当前位置:伟德国际1946登陆 >>学院动态 >> 正 文
伟德国际1946登陆自2002年建院以来,在任继周院士的引领下,秉承“道法自然,日新又新”院训和“承百年积淀,攀草业珠峰”办学目标,服务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近七年来,学院主持我国牧草学领域首个“973”项目和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有我国唯一的草业科学专业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培养的本科生1人获全国挑战学子称号;毕业的研究生中,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审中,名列畜牧学科第4,现有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和2个本科专业;在甘肃省组织的省级工程中心评估中,依托该院的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农业与社会发展类中名列第1;主办的《草业学报》连续六年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和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与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签订并实施本科生、研究生互换和科研协议;新西兰梅西大学出资设立了
科技创新攀高峰
学院拥有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教育部草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和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和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等14个野外观测研究台站和示范基地。是国家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项,经费7357万元。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3项,其中包括我国牧草学领域第一个“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863”课题3项、科技部科技攻关支撑课题4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5项,世界粮农组织2项,欧盟、中?南政府间项目各1项)是我国草业科学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最多、级别最高的学术集体。
任继周院士率领的学术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建立的草地农业理论体系已成为我国草业科学科研和教学的指导思想,被中国工程院称为我国内陆农业的发展方向;构建的以CVOR为核心的草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被李文华、蒋有绪院士等认为国际领先;研制的西部七省区生态建设与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广泛应用于从中央到县的草原监测管理,被孙九林院士等评价为信息技术与草业科学的完美结合,代表了我国的学术水平;主持的“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研究,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院获得的第5项国家奖。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草业学界共获的10项国家级奖项,其中4项系由该院主持获得。近五年学院还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鉴定验收成果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现并命名了醉马草内生真菌1新种和沙打旺真菌1新种。选育成耐寒豆科牧草新品系4个。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567篇,其中SCI期刊论文98篇;年均发表SCI论文20篇,是前5年年均数的11倍,也是全国草业科学界发表SCI论文最多的集体,论文的质量有显著提高。2004年SCI收录伟德国际1946登陆农学领域论文13篇,按学科统计,论文数排名全国第6位,农学已连续两年成为SCI收录伟德国际1946登陆单个学科论文排名最靠前的学科。
学科建设结硕果
学院学科建设从零起步,通过7年的建设,建成甘肃省级草地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草业科学省级重点学科、甘肃省草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草业科学被列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平台,作为学校30个学院七大平台建设之一。现有草业科学、农业经济管理2个本科专业,畜牧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和草业科学、草业地理信息学、草地营养学、草坪学、植物病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经济管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8个硕士点,农业推广硕士(草业、农村与区域发展)2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和草业科学博士点,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支撑草业科学发展的学科群。“草业科学学科设计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草业科学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获国家精品课程,《草原生态化学》、《草地保护学》和《草地培育学》获甘肃省精品课程;“草业科学特色专业建设”和“吸收国内外优秀教学资源培养草业科学人才模式研究”获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的资助;任继周主编、学院教师为主、全国近百位草业专家参编的《草业大辞典》出版,是我国草业科学发展的里程碑著作;任继周院士主编出版研究生教材《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在我国草业科学专业硕士
服务社会作贡献
草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国家需求,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学院始终把握这一方向,注重科学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统一,为地方政府和农民服务,为发展现代草畜产业与农民增收作出贡献。学院依托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部草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及其下属的中试基地和项目所在地的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示范牧场和农牧示范户,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平台成果的传播、推广与应用,在西部草地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为地方政府制定生态恢复、新牧区建设和退牧还草等重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整体技术在我国主要牧区7个州/市推广应用,累计治理退化草地2722万公顷,新增产值40.52亿元,新增利润11.41亿元,平均年新增产值5.8亿元,新增利润1.63亿元。依据项目成果,分别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发展草地农业和退牧还草的建议,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等领导人的肯定,已付诸实施。
学院主持完成的《中国草业开发与生态建设专家系统》计算机光盘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物规划。已免费寄送到全国3000多个县级单位和有关人士。开通了域名为 www.ecograss.com.cn 的《中国草业与生态》 Web GIS网站。网站注册用户数量已达3600多个,已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该项工作得到农业部以及中国工程院沈国舫院士、
学院主持修订的11个牧草种子检验国家标准,被全国牧草、草坪草等种子检验中心、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和企业等应用。具不完全统计,2004-2008年,仅全国部级和省级检测中心依据本系列标准检验的种子样品约1.5万余个,代表种批15余万吨,已为企业增加净收入至少1.7亿元。研制了我国首批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中仅有的早熟禾和苜蓿2个草类作物新品种的DUS测试技术指南,用于新品种保护。
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部草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下属的中试基地,承担了甘肃省退牧还草——“草原围栏工程”和“种子生产工程”,仅2007年订单生产并清选加工垂穗披碱草、苜蓿等优良牧草种子320余吨,售垂穗披碱草等优良牧草和草坪草种子568吨,有力地支援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近3年,为甘肃省夏河县、迭部、安西、阿克塞等县的退牧还草工程提供围栏606万米,用于全省38.9万hm2的退牧还草建设。承担了城镇绿地、运动场草坪规划设计与建造的工程项目46项,设计/建植绿地面积192万m2,获产值2300万元,年均766万元。
主办的《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均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国际CABI源刊,分别为畜牧兽医类期刊第一和第二名。《草业学报》连续6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年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草业科学》获甘肃省学术期刊一等奖。
学院与华池县人民政府和金昌市人民政府以及云南绿盛美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四川省草原总站、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广东东莞泛亚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了科技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教师依托科研项目为青海省、甘肃省所属的部分市、县草原、畜牧部门以及农牧民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7次,培训人员109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退牧还草、草地资源调查、种草养畜、病虫鼠草害防治、苜蓿丰产栽培、肉牛肥育等。在环县、庆阳等依托试验站举办开放日2次,宣传最新科技成果,培训基层科技人员及农牧民,有力地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步伐,为项目区发展现代草畜业与农民增收贡献了力量。
5.12大地震对甘肃甘南州人员和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尽快恢复该地区的畜牧业生产,稳定藏区人民的生活秩序,是各级政府面临的艰巨任务。由该院申报获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立项2008年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成果示范推广项目“甘南地震灾区抗寒豆科牧草推广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环境恢复”项目为当地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质量较高的饲料、饲草保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际合作谱新篇
近七年来,学院与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公司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主办了“第二届中-日-韩草地与畜牧业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和“西部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国 际大会”等;作为主要学术组织单位,积极服务于在我国召开的“第21届国际草地和第8届天然草地大会”,任继周院士任大会组委会总顾问,南志标教授任大会组委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负责了整个会议的学术组织工作,
近年来,学院主办双边研讨会8次,主办国际培训班5 次,主办国内学术会议3次。邀请、接待国外专家学者232人次前来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讲学等活动,其中包括国际草地大会主席、美国作物学会主席、德克萨斯理工大学V.G. Allen教授,国际草地大会前任主席、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前主任、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BClements教授,新西兰梅西大学Peter Long教授。学院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5人次,包括参加国际草地草原大会、国际天然草地大会、国际作物学大会,6人次担任执行主席,6人次作大会特邀发言;出国讲学、研修或短期访问51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29人次。与新西兰梅西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德州理工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已经联合培
学术团队趋合理
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全国草业科学领域唯一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一级教授1人、二级教授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萃英特聘教授1人、萃英特聘讲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
5年前,学院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在22%,无45岁以下的教授。目前,具有博士学位
人才培养出成效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设计并实践了以强化专业理论与技能为主体,提升国际交流能力与人文素质为两翼,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依托科技平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激发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草业科学专业连续五年平均考研率达55.68%,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大等一流研究生院的比例达20%以上,本科毕业生英语四级过关率85.25%。4名本科生获全国或甘肃省挑战杯竞赛奖、1人获全国“挑战学子”称号、1人获甘肃省第七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1人获“伟德国际1946登陆首届感动校园十大学子”,以本科生为主发表论文26篇,有13名本科生到美国学习交流或继续深造。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能力显著提高,由以前无SCI论文的发表到年均发表8.8篇,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1名研究生获“全国草业科学王栋奖学金”,占全国获奖人数的20%;主办了“首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和“第二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近五年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02人,博士研究生14人,研究生就业率95.37%。
学院在前进征途中已形成了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两弹一星”奋斗精神。“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下,伟德国际1946登陆今后各方面工作必然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攀登草业科学的珠峰,为我国草业科学作出更大贡献。